从松辽平原河流遥感调查监测的时间序列看,近30多年来,松辽平原河流面积呈增减的变化趋势。1975~1990年左右以的幅度小步增长,1990~2000年左右以的比例小幅缩减,2000~2006年以的幅度增长。
就河流遥感调查的区域差异而言,近30多年来,黑龙江省境内的河流面积经历了一个大增-大减-小增的过程;吉林省境内河流中增-中减-中增;内蒙古境内河流小步持续增长后略减;辽宁省境内河流面积是减-增-减。
图 2006年左右松辽平原湿地现状分布图
自北向南变化趋势从增-减-增,演替为减-增-减,内蒙古一带为变化的转折缓冲地带,黑、吉、辽趋势完全相反。
近30年来,松辽平原的湖泊面积经历了大增-小减-小增的过程。1975~1990年左右以的比例大幅增长,2000年左右以的幅度小幅减少。2000~2006年以的比例小幅增长。
从区域分异来看,在两个研究时段中,黑龙江湖泊面积大增-小减-小增;吉林湖泊大增-大减-小增;内蒙古湖泊面积中增-小减-小增;辽宁小增-小减-小增。
自南到北湖泊的变化趋势相同程度逐渐减弱。
据遥感数据解译结果(表),1990年湿地总面积为,其中,河流湿地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湖泊湿地面积占,人工湿地面积占,沼泽湿地面积占,海岸湿地占。
表 松辽平原湿地动态变化数据统计
2000年左右湿地面积比1990年减少了,其中,河流湿地比1990年面积净减少,减少了。以松花江、嫩江河流湿地减少最为明显;湖泊湿地面积1990年减少,减少了。湖泊湿地面积减少最明显的区域仍然位于松嫩平原,尤其是白城内流区、乌裕尔河内流区内的湖泊。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幅度较大,面积净增加,比1990年增加了;人工湿地中变幅最大的当属水稻田,1990年水稻田集中分布辽宁盘锦,其他零星分布在松源市南郊,肇源市站镇,长春德惠、九台市的松花江沿岸地带,拉林河双兴-姚家屯段两岸,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南部,内蒙古扎赉特旗大兴、头站、努文牧仁一带;2000年除辽宁盘锦一带水稻田有所增加外,白城洮南市幸福、兴建、第二国营农场、大沁它拉新生农场,洮北区青山镇、镇南种羊场一带;哈尔滨讷河市讷谟尔河六合镇-莽乃屯段南岸;连环湖北齐齐哈尔昂昂溪区、富拉尔基区、铁锋区、与大庆林甸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交界的阿拉新屯、烟筒屯、老地房子;扎龙湿地周围王家营子、十棵树前屯、克钦屯以及齐齐哈尔市甘南县音河两岸、七棵树镇;另外哈尔滨市富裕县友谊、塔哈,嫩江东岸向阳湖与连环湖之间的巴彦查干、胡吉吐莫镇、江湾一线;嫩江西岸的莫莫格湿地北英台、张家园子、新生农场、坝面台、丹岱、内蒙古扎赉特旗好力保努文木仁、大兴镇、努尔本新均有水稻田分布;2000年海岸湿地比1990年增加了,增加了,沼泽湿地增加了,比1990年的沼泽湿地增加。
2006年松辽平原湿地总面积,较2000年增加了,其中河流湿地增加了,湖泊湿地增加了,沼泽湿地减少了,海岸湿地减少了,人工湿地增加了。湖泊湿地增加幅度巨大,其中嫩江上游黑龙江省讷河市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交界处兴建了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2006年投入使用。遥感解译显示,该水库水面面积为(图)。
图 尼尔基水利枢纽工程
就湿地动态变化总趋势而言,1990~2000年,以湿地减少为主,2000~2006年以湿地增加为主(图)。
图 1990~2006年湿地面积动态变化直方图
具体各湿地类型在不同研究时段变化特点不同:
1990~2000年,以人工湿地增加面积最大,占整个湿地增加面积的。湖泊湿地以减少为主,而以白城内流区湖群和查干湖群减少最明显;河流湿地在此期间总趋势在减少,嫩江月亮泡段减少明显;海岸湿地稳定度较高,稳定率占;沼泽湿地总面积变化不大,但地域变化比较大。
2000~2006年,人工、湖泊和河流湿地增加显著。
生态地质环境因子的相互关联角度而言,一个地区河流、湖泊的几十年内的动态变化与该地的降水量关系密切。
根据气象资料可知,在20世纪80年代初松辽平原有一个降水量持续增大的过程,湖泊河流的水体面积也在80年代到达最大值。之后松辽平原的年降水量开始缓慢下降,自1999年开始年降水量开始大幅减少,而此时湖泊河流水体面积在2000年左右的ETM图像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萎缩。由此可见,松辽平原区内自然降水因素是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沼泽湿地是介于湿地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最具有过渡性特征性的生态系统,同时也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此研究时段,研究区内沼泽湿地转换率最高,稳定度最差,显示了沼泽湿地的这一特点。
近年来,虽然湿地保护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但是,湿地的开发利用,一刻也没停止过,人类大量开垦水田、水产养殖等,使人工湿地面积大增。有些地区湿地利用不当,会留下一片片盐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