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的维维
我以下所说的都是基于目前口罩属于战备紧缺物资,第一是贵、第二是少的前提下,只能“节衣缩食”“出此下策”,也算是非常时期、非常办法。
什么是N95口罩?
简单来说,N95有两层意思, N是不耐油 (not resistant to oil),而病毒是非油性颗粒物,所以可以阻隔; 95是以防尘效果来命名的 ,就是说可以阻挡95%以上的外界颗粒物,病原体如病毒是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
N95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 健康 研究所(NIOSH)认证的,市面上还有KN95,这是中国标准,其实大同小异。
一般来说,N95口罩所属的医用防护口罩的连续使用时长都为4-6小时。
鉴于现在一罩难求的窘境,我们作为普通人群,如果没有去过人流密集的场所,或是没有去过医院等病毒接触可能性高的场所,可以 适当延长N95口罩的使用时间,可以反复使用5次。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 健康 研究所(NIOSH)表示:
N95系列口罩在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且过滤材料没有受到物理损坏或弄脏的情况下,可以重复使用 ,但在戴上口罩前、脱下口罩后必须将手清洗干净。
大家只需要 将口罩悬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风干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在这种环境下存活时间难以超过一小时。
但是, 切记不要水洗或者酒精喷洒消毒 ,因为这样会破坏口罩的吸附阻隔能力,从而使口罩达不到防护能力。
还有就是, 有传言使用大功率吹风机吹30分钟N95口罩,希望可以反复使用,这也是错误的 。因为如此操作后,会使N95口罩里纤维过滤性发生改变,损伤防护作用。
注意,如果佩戴 N95 密切接触过感染者,不建议重复使用 (但是我相信在我的读者里,密切接触感染者的情况是极少数的)。
另外,以下知识也是你需要知道的:
口罩防护能力:KN(N)99>KN(N)95>外科口罩>普通医用>普通口罩>不戴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网上都在调侃,今年最稀缺的年货就是“口罩”了,就算是医院里面都非常的紧张,但是有些朋友就比较幸运了,他们手上有防护级别比最高的口罩“N95”,这么贵的口罩该怎么用呢,多久才需要换呢,有这个疑问的请看过来!
一、口罩,我不是专业的,但是我可以为大家找到专业的证据!
①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效率及佩戴时间的研究
结论 :N95口罩使用2 天过滤效率仍在95%以上,6 天在90%以上,14 天在80%以上。
②这篇文献中列举了在重大疫情时美国CDC的N95口罩推荐意见,有几次疫情中曾有重复使用的建议。
③该文献中,强调了口罩气密性检验。错误的安全感更危险!
二、浅谈关于N95口罩的一点看法
①N95口罩很多都是一次性消耗品,特别是用于防治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在空气中传播导致的传染病时,N95口罩不可以长久使用,否则在口罩表面可能引起病原体聚集繁殖,最终污染口罩的内面而导致防病效能大大下降,这一点和防雾霾以及工业粉尘吸入略有不同,后一种情况佩戴的时间可以长一点,所以如果是医务人员在隔离区使用我认为应该是一次性的,如果是普通人,又不接触疑似或者确诊冠状病毒感染的人,群中时间是可以适当延长的。
②前面我讲到普通人外出戴N95口罩时间可以适当延长,那怎么才有一个度呢?N95口罩佩戴的时间取决于微生物聚集和增殖的时间,这里面存在一个口罩表面微生物滋生环境变化的问题,从密封袋刚取出来的口罩是无菌且不附有过多适合病原体生长的微环境的,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人体呼出的湿气以及随着吸气而附着于口罩外表面的微尘颗粒物会在口罩口鼻出气处交汇,逐渐形成适合病原体生长的培养物质,所以病原体在口罩表面的生长速度会随着滋生环境的改善而逐渐加快,所以口罩在病原体加速生长的拐点到来之前丢弃最为合适,这个时间经测算最好不要超过4个小时,否则微生物可渗透入内表面导致口罩内表面细菌超标,针对普通人来用, 我认为2天左右是可以接受的 ,因为戴久了还有没有效果你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说不定因为太久了你戴着这个口罩出门冠状病毒迎面扑来你还自认为以及防护已经是最高级别了还一无所知。
三、怎么换合适?
我觉得只要不是接触疑似或者确诊病人,只是出门买菜、活动偶尔戴戴,用普通外科口罩即可,由于N95价格贵,更换起来其实也没有比一次性普通口罩多多少时间,所以我的建议是用普通外科口罩即可,N95口罩咱不去抢,把更好的防疫物质留给一线的防疫人员,同时尽量少出门,出门也要做好防护,如去买菜戴个手套比较保险,快去快回,勤洗手, 健康 饮食。
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口罩有很多种,例如普通的棉麻布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以及医用防护口罩(以N95口罩为例)。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请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由外到内分别是防水层、过滤层和舒适层,最里面的舒适层是一层无纺布;戴这样的口罩可以预防呼吸道感染,但是无法挡住“霾类物质”。
N95型口罩(在NIOSH标准规定的检测条件下,过滤效率达到了95%)等医用防护口罩可以防护由患者体液或血液飞溅引起的飞沫传染,和医用外科口罩相比,医用防护口罩的密闭性更好,建议大家尽量选择“不带呼吸阀的N95型防护口罩”。
此时这个“特殊时期”,不建议大家佩戴“普通的棉麻布口罩”,比如说纱布口罩、棉布口罩、帆布口罩等口罩,此类口罩的材质并不够严密,并不能真正起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首先,请各位明确,普通人并不需要一天到晚都配戴着口罩;长时间佩戴医用口罩会让鼻粘膜变得更加脆弱,更严重者甚至会失去鼻腔原有的生理功能,影响自身强大的免疫力。在家或者在人口密度并不高的通风场所内,完全可以不佩戴口罩。
另外,从原则上来讲,无论哪种口罩都具有“时效性”,需要定期更换。严格意义上建议每隔2—4小时就要更换一次口罩,口罩被污染时更要马上更换口罩。
但是,现实生活中口罩本身属于“紧缺物品”,普通老百姓并不能确保能够及时更换。对于N95防护口罩来说,只要我们可以合理保存,其完全可以反复使用。
根据最新美国CDC对N95口罩使用的建议,如果口罩紧缺,可以考虑多次使用N95防护口罩,但是不建议超过5次。
当然,如果您的防护口罩已经出现明显的破损和污染,请立即更换口罩。
科学佩戴和使用口罩,这些细节需要大家明确并做到;特殊时期,特殊对待,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平平安安。
针对目前疫情形式严峻,戴口罩又是防止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口罩难以满足所有的需求时,口罩变成了稀缺货,没有在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当然普通人也不会进入到隔离病房区域)等高危区域使用过的口罩,我们是可以适当延长口罩的使用期限(包括使用时间、使用次数),最大限度的利用口罩的价值,节约口罩个数。
正常情况下,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建议使用时限不超过4-6小时。N95口罩使用时限不超过6-8小时。对于普通人群,使用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就可以,对于需要密切接触湖北疫区或者医护人员需要接触高危感人群者选用N95口罩。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口罩选择与使用技术指引中提到口罩的保存、清洗和消毒注意事项是:
1、如需要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放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要单独放置,避免彼此接触,并做好标识,口罩仅限自己使用,不能交叉使用,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2、医用标准的防护口罩不能清洗,也不可使用消毒剂、蒸煮等方法进行消毒。
3、棉纱口罩可清洗消毒,其他非医用口罩按说明书处理。
一次性外科口罩分三层,内层吸湿层,核心过滤成(中间层),外层防水层 。预防病毒感染的主要在于中间的过滤层,使用的是一种 特殊材料---熔喷无纺布,或者简称熔喷布 ,主要成分是聚丙烯,由许多纵横交错的纤维以随机方向层叠而成的膜。
(飞纳电镜公众号公布了他们的实验过程) 做了一项实验,分析一次性口罩能否消毒后重复使用,他们的试验方法是:
1、将常见的一次性外科口罩,分割为四片:一片不做任何处理作对照组,一片用75%究竟浸泡一小时,一片用沸水煮10分钟,一片用蒸汽蒸7分钟。将四片样品自然晾干,取出中间过滤层,将并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熔喷布的结构有无被破坏。
2、实验结论:合理的消毒处理方式,不论是酒精处理还是蒸煮,均不会对熔喷无纺布的宏观和微观纤维结构造成明显损伤,酒精喷雾也不一定会造成大幅降低口罩的过滤能力,但是,这也确实不意味着你可以放心大胆的戴着消毒过的口罩。
PS:有医护人员分享非典,使用十六层棉纱口罩可以有效预防冠状病毒感染。
同时,作为我个人的观点, 口罩该扔的时候得扔,但可以重复使用的时候也可以重复使用,比如口罩仅仅戴了一会儿,出门买个菜、倒个垃圾,拿个快递,这样的情况下,口罩通风处晾干重复使用无妨,但是确实没有一个明确的建议,就是必须使用多久就要换新,这个要根据自己的口罩备用量和使用实际情况可定。 而且现在更多的情况是,没有选择,口罩必须的重复使用。
以上仅作为我个人观点,涉及的实验参考飞纳电镜公众号发布的——“一次性口罩能否消毒后重复使用?扫描电镜的实验结果公布”一文,如有错误,恳请欢迎大家指点更正。
N95口罩的售价确实比普通医用外科口罩要贵一些,如果一天换一个,成本确实比较高。但是,要找到比较合适的更换方式,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N95口罩的使用次数
N95口罩是否需要一天更换一个,首先有一个判断标准,需要看口罩上是否标明了使用次数。
如果明确指出了重复使用的次数,就要按照厂家的说明去使用。达到厂家限制的次数后便不能再使用。
假如口罩上并未标明使用次数,一般情况下一个N95口罩最多可以重复使用5次,5次之后便需要更换新的口罩。
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如果带着口罩去过医院或人员密集的地方,那么这个口罩便不适合重复使用,应该更换新的。只有去医院之外且人员不那么密集的地方,一个N95口罩才适合重复使用。
另外,如果购买的就是N95一次性口罩,那便不建议重复使用,用过一次后需立即更换新的。
2、N95口罩的使用时间
一个N95口罩对于一次使用的时间长短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根据自己带着口罩所出入的场所、环境而定。口罩在佩带的过程中,其表面会逐渐附着一些微尘和微生物,同时,我们呼吸的湿气及杂质也会附着于口罩内外表面,从而影响口罩的防护过滤功能,所以,一个N95口罩一般使用4—6小时左右为宜。
另外, 在佩带过程中,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这个口罩便需要停止使用。
A、口罩过于脏,又不宜清洗;
B、带上后明显感觉呼吸困难;
C、口罩出现破损。
3、使用N95口罩的注意事项
总的来讲,N95口罩怎么更换比较合适,需要根据自己所购买口罩的型号及使用环境、使用频率等前提条件去确定。在疫情期间N95口罩比较难买的情况下,只要基本按要求使用,便不需要一天更换一个。
N95口罩的N95不是产品名称,也不是产品型号,N95指的是国际通用的一个执行标准,代表的的是防护颗粒物的级别。“N”表示不耐油,“95”表示暴露在规定数量的专用试验粒子下,口罩内的粒子浓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浓度低95%。其中95%这一数值不是平均值,而是最小值,所以实际产品的平均值大多设定在99%以上。
N95口罩大部分也都属于一次性消耗品,特别是用于防治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在空气中传播导致的传染病时,与防尘、防雾霾以及工业粉尘吸入不同,不可以长久使用,否则在口罩表面可能引起病原体聚集繁殖,最终污染口罩的内面而导致防病效能大大下降。不管是一般口罩还是N95口罩,持续使用4个小时后应该更换一次,因为此时口罩上已经吸满了有害颗粒物,再不更换就会被人体吸入。
高温消毒清洗不可以,其它消毒更不可以。N95口罩过滤的关键作用层是中间的熔喷无纺布层,通过静电吸附微小颗粒进行过滤,高温消毒清洗后中间的熔喷无纺过虑层必然会遭到破坏。其它方法消毒更不可取,任何消毒剂对口鼻都不具有安全性。如果真想延长一点使用时间,还不如直接用吹风机吹干更为保险,因为病毒在干燥环境下存活率有限。
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是以飞沫传播为主,从隔离飞沫,预防的角度讲,只要不是在重点疫区、或者医护人员和一线防护人员,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或者一次性防护口罩都能起到这个作用。因为,其一虽然N95口罩属于较高级别的防护口罩,但在预防上与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的作用大致相当;其二N95口罩在价格上确实比较贵,换的太勤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面对疫情,戴口罩能够很好的保护自己,也能很好的保护别人。面对众多的口罩,其中N95口罩是比较安全,也比较昂贵的。戴上口罩是安全了,但是口罩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也就是说过了使用期限,再用,安全性就降低了。下面先科普一下,什么是N95口罩?
N95是美国标准,KN95是中国标准,都是一个意思。N95有两层意思,N是不耐油,而病毒是非油性颗粒物,所以可以阻隔;95是以防尘效果来命名的,就是说可以阻挡95%以上的外界颗粒物,病毒是以颗粒物的形式存在。
要看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果在医院这种感染区,建议一天已更换,因为口罩的外面和过滤内结构的部分,细菌和病毒都会超标,如果再次使用,会很不安全。
如果是上街买菜,这种安全环境,多带几天,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回到家里后要悬挂在通风的地方,不要用手去触摸口罩外面。
如果你有口罩更换,那么可以按时更换,如果没有,劝你还是省着点用,尽量少出门吧!尤其是这种N95口罩,还是留给医护人员使用,老百姓就别在抢购了,非感染去使用普通的医用口罩就可以的!
口罩我们一般不建议重复使用,但现在情况比较特殊,全国抗疫,口罩等防护物资紧缺,N95口罩更是一罩难求,口罩普遍很难买到 , 对于我们普通人(与一线医务人员区别), 如果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N95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但重复次数不得超过 5 次。
需要再次强调注意的是, 密切接触疑似或确诊患者、破损、脏污、不透气的口罩一定要及时按要求丢弃 (接触确诊或疑似患者要丢入专用垃圾桶集中处理,有条件喷洒酒精/84用保鲜袋密封后丢弃),并及时清洁双手。
最后再唠叨一句,防护物资紧缺,希望大家尽量家里蹲,少出门,重复使用口罩是迫不得已的办法。
坐拥数万名中医认证的上医仁家,来回答这个问题。
近日爆发的新冠肺炎,让很多地方的口罩都脱销了,尤其是题主所说的N95口罩是最抢手的。口罩供不应求,所以咱们要省着用。
“n95口罩多久换一次,一天一个成本好高,怎么换比较合适?”相信很多人都有和题主一样的困惑吧,下面就来解答大家的问题。
包括N95在内的口罩,都没有固定的更换时间。影响N95口罩使用寿命的主要有一下几点:
1. 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粉尘浓度不同,口罩的使用时间也不同。
自己在家的时候是没必要戴口罩的,在小区内外散散步、外出买菜、倒垃圾、开车时佩戴等使用条件下,回家后摘下口罩,置于 通风环境 下,自然晾干或晒干其中水分,并防止表层菌群积累,就可以再次供本人使用。
2. 各种N95口罩的容尘量不同
N95口罩是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颗粒物防尘口罩中的一种。“N”指不适合油性的颗粒;“95”是指过滤效率达到95%。
此外还有一种N99口罩,其过滤效率达到99%。
3. 使用N95口罩维护方法的不同
口罩做到 不污损 的情况下,就可以再次使用,如何做到不污损:摘下口罩不要用手碰里面+放在通风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前往医院看望病人、与感染者接触、前往车站等人群密集场所……这些情况下口罩建议4小时更换一次。
普通情况下, 专家建议戴N95口罩2至3天更换一次就可以 。
如果只是在日常生活中, 普通的外科口罩就可以满足需求 ,而且价格也要比N95优惠很多。
我们相信,只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我们一定能赢!
1、一般来说,N95口罩所属的医用防护口罩的连续使用时长都为4-6小时。
具体大家可以参照产品的说明书或是外包装标注的注意事项。
2.我们作为普通人群,如果没有去过人流密集的场所,或是没有去过医院等病毒接触可能性高的场所,可以适当延长N95口罩的使用时间。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 健康 研究所(NIOSH)表示:
注意,如果佩戴 N95 密切接触过感染者,不建议重复使用。
当然了,现在N95口罩不好买,假货也比较多,我们也更加建议大家把有限的医用防护口罩资源留给一线的医护人员。
更何况,相对来说,呼吸效率越高,阻力方面肯定会越大。也就是说防护越好的口罩,喘气越费劲儿。
大家还是得结合自身情况,无需过分追求高等级的口罩。
针对普通民众,在外出不接触病毒感染者的情况下,我们更建议大家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医用护理口罩。
这类口罩,基本都为一次性,持续佩戴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具体详见产品说明书或外包装标注时的注意事项),不建议重复利用。
3.如何丢弃?
以上所有口罩,在戴后丢弃时,我们都建议大家将其放在单独的袋子里,避免二次污染。
建议用酒精消毒后装在袋子里密封好,再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桶里。如无专门指定的垃圾桶,则丢入有害垃圾桶中。
工人们在生产 受访者供图
王刚的企业生产的一次性防护口罩受访者供图
4月中旬投资生产口罩,10天内两笔订单,3天生产完,利润三四十万。王刚回忆,那时,看到口罩机就像看到金山。
之后形势便急转直下。4月底,随着市场饱和,供大于需,再没大订单;口罩利润也骤降,王刚和合伙人投资的300多万,眼见要打水漂。
五一劳动节时,觉得做啥都没意思,王刚天天靠打 游戏 麻醉自己。
业内有这样的说法:“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稳赚不赔的,是口罩、原材料和口罩机的“倒爷”们。
对“口罩机就像印钞机”“有口罩重镇造出许多千万富翁”等传言,业内人士多避讳不谈。“中国人讲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担心被骂发国难财。”
其中一人强调:“你们只看到那些笑的,没看到那些哭的。”
“我们每只赚5毛,一天一夜就赚了15万。”王刚说,“你想想那是什么感觉”
疯狂时
一天赚15万“感觉就等着数钱了”
近些天,王刚在考虑转行。
2012年,从销售员做起的王刚,作为小股东,和合伙人在山东济宁开了家无纺布袋厂。2016年开始主做外贸订单,每年销售额600多万,利润还算可观。
因为没钱,今年34岁的王刚一直没有买房。疫情发生前,靠这几年做外贸攒下的五六十万积蓄,他在济南看中一套二手房,交了定金,计划年后办手续。
这一切,被疫情打乱了。
2020年3月下旬,王刚的工厂复工。当时,国外疫情已经暴发,根本没外贸订单。国内需要无纺布袋的展会、活动,也都停办。“压力很大,没有订单,工人就会流失,重新招聘、培训,都有成本。”王刚回忆。
促使王刚和合伙人决心杀进口罩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有不少同行转型生产口罩,“听说赚了几百万”。他们认为,公司一直做外贸,算是优势。
4月7日,曲阜宝利医疗 科技 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办好。4月10日,通过微信群买来的四套二手一次性口罩机到货并调试好,开始生产。因为一直做外贸,王刚深知质量的重要性。4月15日,公司拿到SGS中国和欧盟CE认证。
刚拿到认证,公司就接到意大利110万只一次性防护口罩订单。当时,过滤95%级的熔喷布每吨50多万,核算下来每只口罩成本人民币9毛,可卖一块三四。因为是外贸公司订单,对方拿走过半利润,每只口罩还能赚两三毛。
“对方要得非常急,我们铆足了劲生产,两天两夜就完成了订单。”王刚回忆,最终,口罩顺利通关,质检也合格。两天赚了二三十万,王刚感觉很疯狂。
“看着口罩机,就像看到了‘金山’。”王刚说,那时,感觉就等着数钱了。
因为是二手口罩机,也非大厂出的,总是出现问题,比如压片不整齐,需要调试,影响生产进度。王刚和合伙人毫不犹豫,就把这四套口罩机卖了。原本每套20万买的,卖了18万。然后,重新采购一套大厂的一次性口罩机。
4月20日,花200万采购的N95口罩机也到了厂。这距他们付完全款已经15天。
紧跟着,公司就接到一笔30万只的订单,对方只要N95口罩的“白片”(注:口罩切片机比较贵,可能对方企业不愿投资),拿过去二次加工,然后出口到新加坡。
“我们每只赚5毛,一天一夜就赚了15万。”王刚说,“你想想那是什么感觉”。
利润惊人,投入也不低:加上改造无菌车间的40万,投资已达300多万。
趁房价低,已经把所有积蓄投资进去的王刚,甚至重新开始看房。他盘算着,即使自己是小股东,两个月也能分一百多万,“到时候直接全款买房了”。
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口罩行情会在半个月内急转而下。
疫情初稳开始进场的口罩生产线投资者,90%都无法收回成本。“上了N95口罩机的,亏损百万很正常。”
国内疫情趋稳后,不少个人和企业还留有库存,口罩的需求量也随之减少。
转变时:
“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
第二个大订单后,虽然国内几百只(多是家庭自用)、五千一万只(企业复工用)的订单还有,但王刚的口罩厂从4月底开始就再没接过大订单。
当时,口罩市场已经饱和。
王刚慌了,开始发朋友圈,发动所有亲戚朋友帮忙卖口罩,但效果甚微。“有朋友找到一个地方防疫指挥部的领导,一问,人家还库存了许多口罩。”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以工商登记为准,1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口罩相关企业新增注册70802家,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其中,4月35260家,5月开始下降,为10283家。此外,据央视报道,3、4月,中国验放出口的口罩就达278亿只,约为去年全球口罩总产量的3倍。4月24日一天,就出口亿只。
到五一劳动节,王刚彻底失去信心,“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就天天打 游戏 麻醉自己,晚上一直打到累得受不住才睡。唯一出去的时候,就是买烟”。
不说没订单,即使有订单,按后来的口罩利润率想收回投资,也不可能。眼见积蓄要打水漂,王刚感觉,活得很失败。
多名业内人士说,疫情严重时期,因封路管控,想杀进口罩市场不容易。当时,“许多厂转产生产口罩机”,仍一机难求。最高时,N95口罩机炒到230多万,一次性口罩机100多万。订机要全款,而且发货多在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后。结果是,疫情初稳时杀进口罩市场的投资者,能在三月中下旬投产都算是早的。而且,当时口罩机厂根本不上门安装,许多口罩机调试不好就“趴窝”在那。
据这些业内人士观察估算,疫情初稳开始进场的口罩生产线投资者,90%都无法收回成本。“不上N95口罩机还好些,上了N95口罩机的,亏损百万很正常。”
业内有这样一句话: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
投资者的下一步
决定把机器留下来,“边做边看吧”
五一假期过后,经过朋友开导,王刚感觉好了一些,愿意出来做事了。
王刚听说,浙江一些同行在国内疫情初稳时,就开始做口罩,“做了一段,立马就把机器卖掉了”。如今,一次性口罩机的价格已跌到二三十万,但也是有价无市。王刚与合伙人商量后,还是决定不卖机器。5月,曾有口罩厂找到他们,提出让他们把口罩机放厂里,然后根据口罩生产数量分成,他们也拒绝了。
王刚说,目前,无纺布袋市场在恢复,他们决定以无纺布袋为重心,将口罩作为副业。原因是,周围正规口罩生产企业不多。
和王刚遭遇类似的李磊(化名),与王刚选择不同。他是国内某口罩重镇人,姐夫家是开口罩厂的。国内疫情初稳时,他花200多万上马一套N95口罩机,相比一次性防护口罩,每只N95口罩的利润要高很多。然而,口罩机一直调试不好,无法投产。担心口罩机降成废铁价,他以30万的价格,把口罩机卖了。
即使如此,前期“倒口罩”的李磊说,他还赚了十几万。
疫情期间,像李磊这样,倒口罩机、口罩、熔喷布的,稳赚不赔,许多都发了财。不过,最赚钱的,还是那些原本就生产口罩,以及疫情早期杀进市场的。
一场疫情,留下了“口罩机就像印钞机”“有口罩重镇造出许多千万富翁”等传言。
对此,这些业内人士多避讳不谈。“中国人讲究富不外露。另外,也担心被骂发国难财。”
现在,市场上原本达不到口罩生产标准的80%级(过滤效率)以下熔喷布,已从四五十万每吨,暴跌到每吨万元。95%级熔喷布,也从最高时六七十万降到25万,99%级熔喷布则从70多万降到30万。
“我们愁得不行,在考虑开网店,拓宽口罩和无纺布袋销量。”王刚说,现在,国内口罩市场已经饱和。不过,那些轻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对口罩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只要质量达标,仍然可以出口。现在口罩出厂价还是比疫情前高,相比之前每只口罩几分钱的利润,现在的利润还是可观的。
“在外面也是报喜不报忧,父母问,也都是说还行。”王刚只能咬牙硬撑着,“仅剩的希望在出口,谁也不知道以后的疫情形势如何,边做边看吧”。
(来源:成都商报)
我是一位教师,我所能做的,就是为孩子们上网课,尽管效果不佳,但聊胜于无,还有,我能保证自己在家里不出门,不给国家添麻烦。
此文来自网络整理,言者无罪,闻着多看多戒,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保护好身边人! 虽然距离全国复工还有一段时间,但是现在部分省市还是陆续复工了,大多数人还是要挤地铁、乘公交车,戴口罩是标配,但口罩买不到,买不起,那么,对于普通上班族而言,怎么样延长口罩使用寿命呢? 强调一下,我特地明确了是普通健康人群日常上下班和工作场景佩戴的防护口罩。 查了文献,N95口罩皮实,日常生活场景下连续戴6天,过滤效率还能保证90%。那就是说,如果是一枚N95,佩戴过程中没有和飞沫短兵相接,那么戴一周都是可以的,如果不去高污染区域,两周都可以接受。 为了防止口罩外表面被污物直接污染,可以给口罩再戴一个口罩,就是外面加一个能洗涤的薄棉布口罩,每天肥皂认真清洗这个外保护布口罩后烘干。 当然,现在物资紧缺,N95留给医务人员使用吧,我们佩戴N90和普通医用口罩都足矣。 参考台湾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的试验报告: 1, 70摄氏度烘干口罩半小时,是稳妥可行的办法,此法处理后对口罩过滤效率和外形损伤都比较小。 我建议优选烤箱,另外家庭用衣物烘干机也可以,把口罩放胸罩的洗衣袋里,放进去烘干就可以了。 2 ,紫外消毒,波长254nm,30300微瓦(秒/平方厘米)强度下,30秒就够了。这是最好的办法,如果有相应紫外小设备,省时省事,而且最大程度保护口罩外观,可以适当延长消毒时间到3到5分钟,因为担心紫外强度不够。 3 ,口罩外表面喷酒精,不能量太大,不要弄湿了口罩,湿了变形还损伤口罩滤过性,不是优选办法,同理,蒸汽蒸口罩也不是好主意,强调一下,保持口罩干爽很重要。 总结一下,给口罩戴布口罩,用紫外或干热消毒是最好的重复使用办法,如果口罩有呼气阀,那么烘干要考虑呼气阀会被损坏的问题,可以把烤箱温度降到56摄氏度,消灭新冠病毒足够了。台湾建议的70摄氏度是可以灭常见大肠杆菌的。 当然勤洗手更重要,能居家办公不出门是最好了。 非典时期没有现在这么高级的N95,传染科大夫戴的也就是十几层厚的纱布口罩,买这种口罩,冬天戴着还是能接受的,湿了赶紧换,每天洗,洗了烘干反复用,只要不去医院,这种厚纱布口罩虽然土一点,还是有确切作用的。听说32层纱布口罩可阻止飞沫,也可防病毒侵袭,但与人面部密合性差,防病毒效率相对低。但对普通生活场景而言,勤洗手的同时,戴纱布口罩挡飞沫是可行的。最大好处在于可自己制作,可重复使用,平时18层就够了。 实在没有符合要求的口罩,挤地铁公交戴个布口罩也比不戴强,自己出气弄湿了之后马上摘掉,酒精消毒手后再戴上新口罩。在中国戴口罩是必须的,因为人口密度大,乘坐公共交通人群规模大,养成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肘关节捂着习惯的人还不多 另注:口罩的相关知识 一、口罩分为三个标准: n95是按美国标准NOISH生产,厂家是3M和霍尼韦尔; FFP2是欧洲标准EN149; KN95是中国标准GB2626-2006。 凡是口罩上印着执行标准是这三种的都是合格口罩。 二、医用n95口罩需要防高压液体喷溅,所以比普通n95更高的标准;以3M为例,型号1860和9132是最常用的医用防护口罩。 此外,还有儿童款的1860s。普通人或者不接触高压液体喷溅的医务人员,可以选择符合NOISH标准的普通n95口罩。 三、FFP2标准口罩的欧洲生产商有德国的UVEX等;FFP3则是更高层次(99)的防护口罩。 四、中国标准GB2626-2006是指普通KN95口罩标准。 医用KN95口罩标准是GB19083-2010。 (同样,普通人和不接触高压液体喷溅的医务人员,可以使用普通KN95口罩。) 五、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口罩选带阀或不带阀口罩?普通带阀的口罩比较舒适。 医用口罩不允许带阀。 当普通人为感染或疑似感染者时,必须选择不带阀的医用口罩。 六、医用外科口罩,常见的标准是YY0469-2010,或YY0469-2011,它印在每只口罩的独立外包装上。 分享一下吧: 1860 / 1870+ 这个型号是用于医疗作业,防湿尘等 8210 / 8511 这个型号是用于建筑工程,防灰尘等 9210+ 这个型号是用于工业工程,防砂尘及腐料等 从国外代购,很可能买到建筑用N95防尘口罩,完全不防病毒,大家一定要仔细看~还是明知却故意为之:以下被大量代购的两款,包括有名的3M品牌,虽然都是N95,但纯粹是建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