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了白话《孙子兵法--九地篇》内容不错,供楼主参考。此篇文章加头加尾即成一文。 孙子说:按照一般战争的法则,由于战场的地形,位置和条件的不同,对战争的结果将发生不同的影响。地形地理位置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通地,重地,场地,围地,死地,战争发生在诸侯国自己国境内的地区为散地,进入别国境内不深的地区为轻地,我军得到有利,敌军得也有利地区,为争地,我军可以去敌军可以来的地区为交地,处在几国交界,先到达可以结交周围诸侯能取得多方援助地区为通地,深入敌境,背后有很多敌人城市的地区为重地,山岭森林险要,阻塞水泽湖沼等难于行走,地区的为场地,进入地方,道路狭窄撤退回归的地方道路绕远迂回,敌军用少数兵力,就可以攻击我军多数兵力的地区,为围地。奋勇作战就能生存,不迅速奋勇作战就只有死亡的地区为死地,因此,在散地上,不宜作战,在轻地上不宜停留,遇到争地应抢先争取到,不要等敌人占领后再进攻,来到交地应使队伍相连,不要失去联络,到了通地就要加强外交活动,结交周围的诸侯,取得他们的支持,深入重地要掠取粮食,取得军需物品,遇到场地就要迅速地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运用计谋,千方百计突围,到了死地,就要奋勇作战,死里求生。 古代善于作战指挥的人,能使敌人的前后部队失去联系,从而不能相互呼应,主力大部队和小股部队不能相互依靠,官兵不能够相救应,上下不能相收容,兵卒散乱集合不起事,虽然队伍集合起来却不整齐,能造成有利于我的局面就打,不能造成有利于我的局面,就停止行动,如果问,敌军众多而且严整地向我来进攻,那样该如何对付它?孙子认为,先夺取敌人所偏爱的东西,就能使它陷入被动局面,从后调动敌人听从我军,用兵的要求迅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行军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凡是进入敌国作战的。这种战争规律是,我军深入敌军国境,就会军心一致,精诚团结这样就增强战斗力,使敌军不能抵抗,我军在富绕的田野上时,要掠夺粮草,使全军得到足够的给养,同时我军要注意保养士兵的体力,不使自己的士兵过干疲劳,要提高他们的土气,集中力量。部署兵力,巧设计谋,使敌人不能猜测到自己的情况,感到莫测高深,把自己的部队放置在无路可走的地步,就只能拼死命往前冲锋而不能败退,即然士兵,只能拼死才能生存,又哪有不打胜仗的道理,官兵上下就只好尽力作战了,要了解兵卒深陷危险的境地,反而不会恐惧,无路可走,军心就会巩固,深入敌国,我军士兵行动就轻易不敢慢,迫不得已出手无奈,也只好坚持战斗了,因此,处在这种情况下的军队不用等待 修整却懂得加强接戒备,不用提出要求,都愿意出力,不用约束,都能团结一致,新密协作,不用三令五申,也都会遵守纪律,在军队中禁示搞迷信活动,以免引起不祥的情绪,出现不吉的预兆,消除部下士兵的疑惑,让他们直到战死也没有什么可怨的,我军士兵没有多余的钱财,不是士兵都不爱财物,我军没有贪生怕死的人,不是士兵都不想长寿,当发布命令时,坐着的士兵泪湿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面,把他们推向了除了向前拼命 再也无路可走的地步,就会有像专诸和曹刿一样的勇士了。 因此,善于用兵依战指挥的将帅,能使部队像蛇那样,当你打蛇头,蛇尾来救应,打蛇尾蛇头就来救应,打蛇腰蛇头蛇尾都 来救应,请问可以使军队像蛇那样吗?回答说,可以,当时吴越两国相互仇恨的,可是当他们同舟共济过河遇到大风时,他们互相救援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那样,因此要用缚捆马匹深埋车轮的方法,企图防止兵卒逃亡,这种方法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全体士兵同心协力一齐奋勇作战,在于将帅领导得要得法,要使强弱都能发挥作用,就要依靠有利的地形发挥地形的有利用用,因此善于用兵的将帅能使全军携起手来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这是因为战争使他不得不这样啊! 将军带领军队行军作战,处理事情,要镇静地来仔细考虑,要严密而有条有理,对于军事秘密,要能够蒙士兵的耳目,使他们对于军事行动毫无所知,经常变化军队的行动,变革自己的战略战术,使敌人无法识破机关,改变军队的驻地。进军时多走弯路,使敌人推测不出我军的意图,主帅授给军队任务,要像登高后抽去梯子一样使他们只能前进而不能后退,率领军队深入诸侯国境,要像拉开箭弩射出箭一样,使他们要一往直前,不可返回,烧掉渡船,打破饭锅,像赶羊群那样赶来赶去,让兵卒只知道跟着走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集合全军的兵卒,把他们带领到危险的境地去,使他们不能不拼命作战。这就是将军的取责,掌握各种不同地形地理的战术变化,能屈能伸地利用各种有利地形,掌握各种情况下各种人员的心理,这些都是将帅不能不研究不得不观察的。 一般进入敌国作战的规律是,深入敌境,部队的军心就专一,进入敌境浅,兵卒就容易逃散,离开本国跨越国境出兵的,就是进入了绝地,到了四通八达的地方,进入深的地方为重地,进入浅的为轻地,背后有坚固的城池而前面的进路隘叫做围地、无处可走的叫做死地,因此,军队处在散地上时,我们要使军队的兵卒专心一致,军队在轻地上,我们就要部署严谨,紧密相连,没有漏洞使士兵逃散,遇到争地时,我们要急行军去抢占,使敌人落在后面,到了交地,我们就要谨慎防守,到了通地就要巩固和邻国的外交关系,进入了重地就要补充军粮,经过场地时,我们要加速行军,迅速通过,进入围地时,就要派兵把守堵塞缺口,到了死地时,就要向士兵表示拼死战斗的决心,故此,兵卒的心理是被包围后就会抵抗,迫不得已就会拼命冲杀战斗,陷入十分危险的境地时,就会听从指挥。 因此,不知道各诸侯国外交谋略的,就不能预定自己的外交方针,不熟悉山岭、森林、险要阻塞,水网湖沼等地理地形地势的,就不能行军,不重用向导的,就不能占地利的便宜,这几方面,有一方面不了解,都不能成为称霸称王的军队,凡是能称霸称王的军队,进攻讨伐大国就能使敌方的百姓和军队来不及动员集中,进行防御抵抗,威力加在敌人头上,就能使它外交孤立,所以不必争着同哪一诸侯国结交,也没有必要随便培养哪一国的势力,只要伸展扩充自己的实力,把这偷偷发展壮大的军事实力施加在敌人头上,就可以拔取敌人的城池,毁灭敌人的国都,在指挥调动军队时,施行破格奖赏,颁布打破常规的号令指挥全军兵卒就像指挥一个人一样,叫他们去执行任务,不必向他们说明什么意图,叫他们去拼命夺取有利的地形,不要告诉他们可能存在的危险。 把军队放置亡地上,最后的结果反而保存了下来,把军队陷入死地,最后的结果反而能够生存下来,广大的士兵陷入危险的境地,然后才能分出胜败,因此,指挥作战的事情,主要在于假装顺以敌人的意图,而实际上却集中兵力,朝一个目标前进,长驱千里,杀掉敌人的将领。这就是所说的以巧取胜,所以当决定发动战争开始征伐敌国时,首先要封锁关口,销毁通行证,不许敌国使者往来,在宗庙里要秘密地商讨谋划征伐举兵的军事方案,作战计划,敌人一有空隙,就要迅速乘机而入,先要夺取敌人的军事要地,不要同敌人约定时间在会战,实施作战计划时,要灵活地随着敌情的变化而变化,采取相应的军事行动,因此,开始行动时要像处女一样沉稳冷静,使敌人不注意防备,放开门户后,像脱免一样,突然行动,使敌人来不及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