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平淡的一生
星期四晚上,那一段时间是我生命中最难忘时刻,因为那时我真正懂得了感恩,懂得了父母对我的爱和父母背后的辛酸,让我真正知道了爱应该怎样表达。看着他们述说着、哭着,我的泪水也不由自主地涌出来。当鲁冰花的音乐响起的时候,我想起了儿时妈妈一句一句的叫着我唱这首歌曲。我仿佛看到了妈妈打着节拍、抱着我,和我一起合唱那首鲁冰花啊~啊~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地上的娃娃想妈妈,天上的眼睛眨呀眨,妈妈的心呀鲁冰花,家乡的茶园开满花,妈妈的心肝在天涯……多美富有感情的歌词、美妙的旋侓呀!当他们说,爸爸我爱你,在他们爸爸的脸上亲一口的时候,我仿佛看见了,儿时我搂着爸爸的脖子,在他耳边亲切的说:“爸爸,我爱你”。用那红红的樱桃小嘴在他脸上轻轻地亲一口,然后我们都笑了。可是现在呢,那首鲁冰花,我早已厌烦。面对我的爸爸,我已无语,不能像儿时那样说出那样的话。但,在我内心深处,我是那样爱我的爸爸妈妈,从儿时到现在我从未改变过。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也表达不出来我对他们的爱。感恩教育正好把我打醒,让我想起,我对爸爸妈妈做的种种错事,那些事错的一塌糊涂,回想起来真是后悔,我实在是太让爸爸妈妈伤心了。感恩教育让我彻底悔悟,我不该顶撞爸爸妈妈,他们是为了我好,爸爸妈妈,对不起,你们能原谅我吗?我请你们原谅我,原谅我犯下的种种伤害你们的错事。原谅我好吗?我知道了感恩,同时我也懂得了爱。爱,就要大声地喊出来;爱,就要勇敢地说出来;爱,就要真诚的做出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不懂得感恩,就不懂得何为人间真情,不知道责任为何物。让学生体味爱的真谛,了解父母、教师的艰辛,感受社会的温暖,学会把得到的爱分给他人、回报社会,成为一个有情、有意、有良知的人,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一、学会感恩,首先要懂得尊重父母。 现在的许多孩子不懂得感恩,是家庭教育造成的结果。因为现在的孩子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长辈视他们为“小太阳”,对他们百般溺爱,万般娇宠,百依百顺,有求必应,甚至连孩子应该自己做的事情也代劳。为此,在孩子的心目中,他们理所当然处在最重要的位置,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为他们提供的一切,而对他们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却表现的麻木和冷漠。因此,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当我们学习了《朱德的扁担》一课,我提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父母每天劳动的艰辛吗?他们这样做为什么?学生们竟没有一个回答上来。我看教育孩子的时机一到,立刻把事先准备好的扁担、水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件事情,看谁能挑起这桶水,好吗?”“好的,这还不简单!”学生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第一个学生来到前面,憋足全身的力气也没挑起一担水,后边的学生也是以失败告终。然后我又把水倒掉一半让学生挑,有的同学挑起来了,憋得面红耳赤,坚持一会儿就支持不住了;有的干脆两三个人一起刚刚挑起来。表演完毕,我让同学们说感受。同学们都异口同声地说:“挑水太累了。”看着同学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我也激动万分:“是啊,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劳作着,为的是养育我们,难道他们不知道辛苦,不乐意享受?”学生们恍然大悟:“老师,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听父母的话,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今后一定自己走,再也不用妈妈接送了。”“我以后再也不买零食吃了,也不挑吃穿了。”“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学生们群情激昂,还有什么能比的上使孩子们懂事更值得欣慰的事呢?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冲撞着我的胸口,看着这群懂事的孩子,我的内心好感动。二、学会感恩,老师要率先垂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受教育者是教育者的一面镜子。”学生的日常行为取决于老师的行动举止。为了教育学生,我总是为人师表,做出表率。在平日的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把爱无私地奉献给学生。我把甜甜的微笑常挂在脸上,赞美的话语回响在耳边,热情的眼神传递给学生,亲切的关怀送给学生。这种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好感,深爱老师,产生情感的对流。那时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收到了许许多多的礼物。这些礼物多数是同学们自己设计的卡片,有的画了一只百灵鸟,希望老师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甜美。有的画了一个机器人,希望帮助老师干家务,减轻老师的疲劳。有的画了一架飞机,希望老师在闲暇之余到世界各地旅游观光。有的说:“我要为老师弹奏一首优美的乐曲,希望老师身体健康,天天有个好心情。”有的送我一束鲜花,希望老师像鲜花一样美丽,也希望老师永远年轻,永远漂亮……三十几个学生,三十多种祝福。这是多么动人的话语!多么真挚的感情!多么珍贵的礼物!虽然它没有商场出售的那样华丽,但它的内涵又有什么能与之相比呢?商品有价,但爱心无价,我为孩子们的纯真而欣慰,为拥有这份真爱而感动。三、学会感恩,从小就要树立社会责任感。 我常常教育学生,我们这个社会如此美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晶。所以,我们一方面要主动奉献社会,服务别人。这表现了一个人的善良和高尚,另一方面,受到帮助的人也理应表达善的回应,这体现了对别人的一种尊重。我经常向学生们讲述英雄模范的事迹,讲述献爱心的故事。于是学生们学过了《大禹治水》明白了大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他为了救民于水火,舍小家为大家,他的功绩如日月同辉,流传百世。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学生们懂得了邱少云为什么大火烧身而纹丝不动:他是为了不暴露目标,赢得最后的胜利,他选择了牺牲自己,他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了《一个降落伞包》,学生们明白了周恩来总理在生死的危机关头,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学习了《钱学森回国》学生们明白了他毅然决然放弃外国的优厚的经济待遇,历尽磨难回国的原因:为了报效生他养他的母亲—祖国,多么珍贵的赤子之心啊!一个个鲜活的事例给了学生深刻的启迪:我们这个世界是个充满爱的世界,因为有爱,才使得生命如此精彩。学生们豁然开朗:“我以后一定不怕脏,不怕累,认真劳动。”“我要帮助值日生扫地、抹桌子、擦黑板。”“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要伸出温暖的手,献出一片爱心。”“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成材,报效祖国。”…… 我觉得孩子们长大了,我为孩子们欣慰,我为孩子们歌唱。因为感恩的意识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生根发芽。是啊,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们应该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如果每个人都以一种宽厚仁得的心对待他人,以一种感恩的心回报社会,那么,就不会有心的沙漠,就不再有爱的荒原,就会创造一个个奇迹,世界必将
谢谢遇到了,谢谢你 当我静静地漫步在这条街上,花扔到天空,飞翔在天空中的“精灵”记录我们的财富...... - 前言感谢有任何机会与大家见面,并没有发生那神奇的,在地平线上的鲜花撒向时,我悄悄地与你相遇,你悄悄地来了,他们总是觉得微风在你身边,我很惊讶,这种遭遇是如此的令人难以置信,我要感谢命运,感谢世界,我与你相遇悄悄天若雨感谢您这些年来,我遇到了像长的像短,除了回忆是回荡在他们的心中,没有眼泪,没有雨遇到的感谢与大家见面,我没有哭,微笑着与大家见面,与大家见面,我有美好的回忆,感谢你见过的童话变成现实的感谢与大家见面,让世界美丽,我想感谢所有和我见面了,我想感谢上帝,他悄悄地见面,我想感谢的遭遇,所以一切都变成了现实,我不再哭泣,我相信你必须给,做一个幸福的童话,你我遇到的冰点和沸点的遭遇...... 谢谢你我感谢你,和你在一起,我的生活真的是有道理的,我不会哭,你让我一个微笑天使,面带微笑,感动天感动地;我是谁缓慢增长缓慢,让我从一个娇气的公主,奢华的公主,一个哭泣的公主变成了一个幸福,珍惜所有的女性谁我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吗?是你,你的所有美好的回忆,所以我理解真正意义上的幸福,谢谢你,你给的,不只是那些种植在心中,微笑,快乐,回忆,对方。感谢你,是你,让我依靠,如果不是你,在长期的将来,我会逐渐混乱,失去方向,变成一个失去了由于这种依赖性,我感谢你,你,你,让我的生命才有意义,处理静静地向天空,感谢上帝,谢谢你的心不再丢失,让幸福的寄托,以便有时间细水长,谢谢你,这个多彩的,你说:“让每一刻的记忆,深埋在我的心里......谢谢你,谢谢你,谢谢你,我无意间...... 我感谢天,感谢上帝,感谢命运大家见面了,谢谢你,让我们互相认识,站在对方。微风,鲜花和房屋的地平线上,我们不再满足,在街上向深处...... - 后记 / a> 谢谢您,我的老师生活的第一次,从诞生的第一个蹒跚学步的第一个摔跤哭得很厉害,调用第一个“母亲”认识的第一个字,每一次,充满了无限的努力的步骤,我们的生活! 如果父母教导,在生活中,我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然后,老师教我们到生活的第一步骤 他(她)我们从懵懂到成熟,他(她),让我们从无知成为科学主任,他(她),使我们看到有多高,天海有多深梦想 - 大! 别忘了,先写一个,两个,三个,你用我的手处理,忘记了第一次计数1 +1,你教我掰着手指,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学习A,B,C,第二次修正我的嘴。 老师,我想你比作园丁,因为你的辛勤浇灌,使我们能够茁壮成长,你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从肆虐的风暴带来的营养物质,无论春夏秋冬,我们,让我们驱散无知的恐惧。 老师,我想你比作灵魂的工程师,因为它是你的,让我们学会治疗耐受性,与人,因为是您,让我们的了解成功之母,失败;因为是你,让的理解,生活需要勇气,耐心,毅力,因为是你,教会我们如何向开车离开的贪婪,无知,恐惧和暴力,也因为你,让我们知道如何去爱! 老师,我想你比喻为燃烧的蜡烛,因为你毫无保留的,因为你把我们带入知识的海洋,无论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数学,物理,你在前面的步骤在脚下一点上,我们爬上的照射点和出发点;所有的知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因为你总你明亮的指引,我们的方式,所以我们从来没有失去我们的方向。 老师,我会比喻为慈母的。因为你,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奉献精神和无私的爱;因为你是你,我们鼓励我们的挫折,我们获得的荣誉伴随着我们的欢呼声和兴奋的问候,我们的时间和再次,照顾得无微不至。 老师,我想感谢你,感谢你给我的知识,所以我不会迷失在黑暗中,感谢你教我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创造,所以我才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感谢您对我的教导,洞察力,想象力,教我如何创建一个生命! 老师,今天是您的节日,我想对你说了一声:辛苦了!感谢老师 我要感谢我亲爱的老师,他们努力让我健康成长。我要感谢我的语文老师 - 女士陈。她手把手教会我们如何握笔写字,她让我们知道每个字的正确发音,和她,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教我们如何写出好文章...... 老师的教育方法,实在是一组,当我们回答问题,当它出现问题,她没有批评我们,但一些简单的例子,带领我们到正确的答案,这不会伤害我们的自尊,举起手和启发积极性,拓宽了我们的想法。我的电脑打字速度快,因此陈经常让我帮她准备玩电脑贡献者作文的学生这么多,我帮她,她还不如说练习,我做!“帮助”她过程中,我的打字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我有很多的知识的优秀论文中学的学生,也大大提高了我的写作技巧。“其次,我要感谢我的数学老师 - 吴老师。我一直很喜欢数学,成绩好,但我很马虎。我记得有一次考试,我写的答案为“0”漏写,结果错过了机会。他和蔼可亲的笑容,友好的语气告诉我,应该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件事。从这一点上,我逐渐愈合“马虎”的病,我是注定了。 我还要感谢我的英语老师 - 毛老师。她的有趣的教育方法,所以我很喜欢学习英语标准发音,学习英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她让我们迟早的背单词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学习英语,我用英语介绍我们的家乡,直到2008年的外国人,并灌输我们的学校... 人的生命是离不开老师,我大声地对他们说:“谢谢你,我亲爱的老师!” 我们来了吗?不要问这个问题,当然,妈妈和爸爸的学生,谁给我们洗衣做饭,妈妈和爸爸,谁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还是和爸爸妈妈。妈妈和爸爸给了我们太多这样的生活吗??不能要还的。现在,我们要学会感恩。 记得我的生日,我在学校时,我的父亲有大雨到学校来接我。在回来的路上父亲伞打在我的头上。回到家时,父亲的的衣服到处水滴。然而,同学们,如果你问自己:“我失去了父母多少钱”?你注意父母的生日吗?当你庆祝他的生日,你想死的痛苦,让你的亲生母亲吗?曾经真诚地培育你的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中国是一个古老的文明,古老的重视孝顺,孔子声明:“新年的父母可能不知道也是一种幸福,他们都害怕。”说,这是身体健康的父母,孩子应该总是担心心。我们给的祝福是给他们的最好礼物! 孝顺的人,一个只有懂得感恩父母可视为一个完整的人。同学们,让我们学会感激父母!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与父母沟通,不要认为父母自然地做任何事情来帮助我们,他们给我们带来的这个美丽的世界有足够大的照顾成人,我们不期望任何回报,要为我们的沉默,我们停止一味地要求他们的付出,感恩节,感谢的父母谁给的点点滴滴。 必要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不胜感激,如果没有的话,长大了,他是否有再大的成就。会看不起人!我想:“天下父母身体健康,祝你好运!” 可能不符合您的要求,改变是一个参考文献:记住在这里
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关于班主任论文参考文献,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牛海彬.赏识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王柳珍.赏识教育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J].[EB/OL].2006
[4].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编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5]金晓华.浅谈赏识教育[J].邵阳师专学报.2003,
[6]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7]黄艳.赏识教育与“后进生”教育问题的探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01
[8]卢彬彬.赏识教育对小学生发展的有效性实证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0501.
[9]程婷.近几年关于赏识教育的研究综述[J].沈阳.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10]韩丽萍.赏识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新论.2009,
[11]李海英.赏识教育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
[1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13]邹惠芬.小学生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基础学科.2013,
[14]李小燕.小学赏识教育初探[J].新课程.2012,
[15]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2006,—65
[16]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7
[17]严俊辉.浅谈赏识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24
[18]崔学鸿.赏识教育出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19]周泓.赏识你的孩子[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20]李睿鹏.简析赏识教育的心理学依据[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0,
[21]赖永健.“赏识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西部教育研究.2010,12第10卷第4期.P88
[22]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194—195.
[23]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1年第11期.P8—9.
[24]贺乐凡主编.中小学教育管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P31
[25]丁志强主编.教育管理心理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P45
[26]白铭欣主编.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年.P29—30
[1]现代心理学流派[M].出版.—61
[2]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54
[3]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85
[4]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文集[J].1999
[5]叶澜著.“新基础教育”——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2006
[6]叶澜、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102
[7]邰江波.班级岗位轮换制——走向民主与公正的起点[J].中国教师.—45
[8].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142
[9]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95
[10].学校管理实话[M].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152
[1]王枬,王彦,教育叙事:在实践中体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
[2]王彦,王枬,教育叙事—从文学世界到教育世界[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3]张晓乐,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4]黎加厚,信息时代的教育叙事与教师主体意识的觉醒[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第10期
[5]丁钢教育与日常实践[J],《教育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6]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7]丁钢教育叙事:接近日常教育‘真相'[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4年2月19日
[8]丁钢日常教育实践的意义[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9]田静曹芳与项目一同成长:一位村中心完小校长的个案[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5辑,北京,2004
[10]丁钢我们如何做教育叙事?——写给教师们[N],《中国教育报》2004年10月21日
[11]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北京,2003年第2期
[12]刘云杉帝国权冲实践下的教师生命形态:一个私塾教师的生活史研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3]黄向阳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4]丁钢教育叙述何以可能?[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3辑
[15]耿涓涓教育理念:一位初中女教师的叙事探究[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16]许美德现代中国精神:知名教育家的生活故事[C],《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02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辑
[1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8]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19]肖正德山村小学青年教师需要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
[20]余丽反思性学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作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21]康永久,施铁如,刘良华等整理教育叙事:来自广州的视角[J],《教育导刊》2003年12月
[22]李明汉,教师校本科研与教育叙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12月12期
[23]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
[1][苏].苏霍姆林斯基着,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苏].苏霍姆林斯基着,赵玮译.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萧宗六.学校管理学(第四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5][法]卢梭着;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美]马斯洛着;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2003
[7]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8]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9]耿玉明.学校实施量化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10]徐生娥.中学班级管理中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对策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7
[11]王志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柔性化改革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7
[12]庄惠玲.走向学生自主管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3]刘军宁.高一班级管理实效性的调查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2
[14]范海强.科学—人文管理与民办中学的师资队伍建设[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15]常虹.大职业教育视野下的校园文化建设[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16]何志燕.苏霍姆林斯基校园文化思想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6
[17]谢玥.量化管理理论基础探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2(3)
[18]谭明进.对高中班级实行量化管理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19]刘彩凤,常桂英.班级量化管理初探[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2)
[20]王俊江.量化管理与自我教育——班级管理中的经验和体会[J].教学与管理,2001(10)
[21]王随仁.怎样开展班级量化管理[J].河南教育,2000(4)
[22]崔为民.小议班级量化管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3)
[23]范玉敏,李锋.关于中专学校班级量化管理的质疑及对策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24]庞云凤.班级量化管理中谨防"过度理由效应"[J].河南教育,2000(7)
[25]李丽华,孙小芹.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3(6)
[26]霍永丽.班级量化管理的补充——班级软管理[J].班主任,2005(1)
[27]段炼,朱育婷.班级量化管理应注意的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8(12)
[28]孙华.量化管理应体现人本管理思想[J].教育导刊,1998(11)
[29]曾祖斌.浅议中小学班级量化管理的利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12)
[30]宁学功.学校班级量化管理刍议[J].教学与管理,2002(23)
[31]高琪,张锐.班级量化管理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班主任之友,2004(4)
[32]莫熙朝.班级量化管理的'背后[J].广东教育,2007(5)
[33]范学谦,吴国萍.奖惩预警机制在班级量化管理中的应用[J].班主任,2007(2)
[34]张明芹.我们的态度"评优"不是班级管理的目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7)
[35]任语静.学校管理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人格修养[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3)
[36]臧美莹.浅析硬件设施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
[37]张春来.如何制定和执行班级规则[J].教师之友,2001(11)
[38]陈学梅.人治为主、法治为辅、刚柔并济——班级公约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
[39]曹红英.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新教育,2014(24)
[40]刘明伟.论学校教育中量化管理的弊端[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7)
[41]王豫.对学校管理工作中量化管理扩大化的质疑[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12)
[42]陆梅芳.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43]张铤.论高校"量化—柔性"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4]徐鉴民.浅谈"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J].甘肃农业,2006(7)
[45]柳士彬,谭业云.环境潜教育:潜教育的实施型态[J].山东教育(中学版),2000(10)
[46]荣炳新.构建和完善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J].时代教育,2014(2)
[47]黄正平.培养自我管理能力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班主任,2011(9)
[48]贺桂平.以"法"治班初体验[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6)
[49]劳凯声.重新界定学校的功能[J].教育研究,2000(8)
[50]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4)
[51]陈志利,张新平.自下而上:苏霍姆林斯基校长学的思维及贡献[J].基础教育,2012(4)
[52]刘建设.对我国教育量化研究的若干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53]龚舟.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大理学院学报,2011(1)
[54]贾永儒.以学生为本,让班级管理人性化、民主化[J].才智,2012(2)
[55]刘永芳.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量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56]黄崴.20世纪西方教育管理理论及其模式的发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57]韩秀元.量化积分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反思[J].中小学教育,2011(8)
[58]杜永芳.班级量化管理的好处[J].青海教育,2007(5)
[59]龙永钊.谨防班级量化管理异化育人行为[J].班主任,2006(1)
[60]刘艳萍.浅谈班级管理的目标定位[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1(1)
[61]叶澜.世纪初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断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62]王效美,杨红艳.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创新与途径[J].素质教育,2013(7)
[63]李可.数字量化:发展还是桎梏?[N].光明日报,2010,10(8):11
[64]杨柳.河北衡水中学的真实一面:半军事化管理,带橘子进教室要受警告[N].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18):12
[65]林祺,匡怡蒙."超级高考工厂"争议中前行[N].重庆晨报,2014,4(23):6
[1]袁佩奇.班主任工作细节之:感恩教育[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10).
[2]周传刚.弘扬传统美德 实施感恩教育[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1).
[3]周容.寸草报春晖: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感恩教育[J].课外阅读,2010(7).
[4]刘昌起.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J].科技视界,2012(26).
[1]王荣德.现代教师人格塑造[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4:51.
[2]韩传信.德育原理教程[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3]蔡汀.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