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农村土地价值和功能第一节土地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决定土地经济价值的因素二、决定土地社会价值的因素三、社会价值决定经济价值,经济价值影响社会价值四、中国土地资源的概况第二节土地对农民的意义一、土地的生存保障功能二、土地的投资功能三、从生存保障走向投资四、现阶段只能实行有限制的土地流转第三节土地对中国社会的意义一、养活中国人是头等大事二、最严格保护耕地国策的正当性三、投资功能只能落实在如何提高土地持续性产出第四节农村土地的物权关系与形式一、建国初的土地物权关系与形式二、高级社和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物权关系和形式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物权关系和形式四、集体所有、农民利用是最合适的土地物权形式第二章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问题第一节农村土地流转的含义一、土地流转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非永久性移转三、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是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第二节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一、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应进入产权交易市场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能导致农民生存困难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能让农用土地非法用于建设四、土地流转应是农户成员的共同意思第三节农村土地流转的分类一、家庭承包流转和非家庭承包流转二、初次流转和再流转三、村内流转和村外流转四、部分流转和整体流转第四节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一、现行法律关于土地流转方式的表述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与出租五、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与互换六、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入股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代耕、反租倒包第五节土地流转的自主权和监督权一、农户有权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二、集体经济组织有权审核和监督土地流转三、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的监控第三章农村土地流转的实务问题第一节农业生产规模经营与土地流转一、规模经营与土地流转的关系二、规模经营的形式和土地流转的形式三、规模经营中各方的主要权利和义务四、规模经营与农民生存保障第二节土地流转的对价一、土地流转对价的构成要素二、土地流转对价的确定和调整三、土地流转对价的分配第三节土地再次流转的关系与中断一、土地再次流转的三重法律关系二、再次流转关系的中断第四节宅基地自由流转的禁止与例外一、宅基地非法流转的现状和特点二、禁止宅基地转让的正当性和必要性三、宅基地流转的特例第四章与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权益的保护第一节土地生存权益高于一切一、家庭承包的土地不被强制执行二、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不可破产三、行政区域调整不能损害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土地权益四、以公益诉讼保护土地权益第二节尊重和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一、严格规范集体土地的征收二、明确和落实集体的土地收益权三、强化集体对土地流转的审核和监督第三节确保农民在土地上的合法权益一、确保农民有地种的权利二、确保农民有公平的土地流转收益三、确保农民参与集体土地事务的权利四、确保农民特殊群体的合法土地权益附录:广西三村调查报告参考文献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