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宏冷暖-MISS冯
山东省沂源县东里镇有个石马山村,流传着关于石马的故事。从前,山中一个村子里,人们过着清贫的生活。有一家祖孙二人,爷爷整日给人打石头,孙女还小,日子虽不富裕,但祖孙俩却过得舒心快乐。每逢爷爷刻石的时候,孙女便给爷爷拿工具,端茶……老爷爷手艺很高,雕刻的每一件东西都活灵活现。村里有个地主,有百亩土地,百匹骡马,却是为富不仁。一提起它的名字,村里人都恨得牙根儿疼。地主要老爷爷打一个他骑着高头大马的雕像,期限三个月。若到期完不成,便把爷爷送到遥远、荒凉的地方去开石头。老爷爷到山上找了一块又大又光滑的石头,便开始雕凿。雕完了骏马,又雕地主的像,终于完成了。但老爷爷越看地主的雕像越生气,一气之下把他砸烂了。期限到了,老爷爷被地主抓去。小梅大哭不止,村里人都来安慰她,也无济于事。晚上,小梅的眼泪滴在了石马的眼眶里,石马忽然开口说话:“小梅呀,你到山上找七株七色花,把每天早晨最先开放的花摘下来给我吃,等我吃光了七株花,我便带你去找爷爷。”小梅跋山涉水,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七株七色花。为了摘早上最先开放的花,小梅七天七夜没有眨眼,眼睛肿得通红,眼球布满血丝。当他把最后一朵喂给石马时,石马长出了翅膀。小梅熬得疲惫不堪,爬上马背就睡着了。石马驮小梅到了金银泉,让小梅洗脸。小梅一洗,头脑清醒了,眼也好了。石马喝饱泉水,便驮着小梅到了爷爷打石的地方。见爷爷骨瘦如柴,衣衫褴褛,小梅哇哇地哭了;爷爷也老泪纵横。石马驮上爷爷和小梅,先飞到金银泉,石马喝饱了泉水,给了爷爷许多金子、银子,然后把他俩送回家。地主听说了这件事,心里又盘算起来。一天,他带着狗腿子到了爷爷家,非让老爷爷带他去金银泉捡金子、银子不可,爷爷当然不愿意。石马说:“我带你们去吧!”地主喜了个大半饱儿。石马驮着地主向东奔去。途中,忽然石马吐出一团鲜红的火焰,与地主同归于尽了。自此,东方天空常常出现一大片火红色,就是朝霞。不知什么时候,石马又回到村子附近的山上。从此,这个村子叫石马山村。至今石马尚在。
1. 关于石马山公园的诗句 关于石马山公园的诗句 1.石马山公园赋译文 石马山公园赋 石马归云,卓尔不群,千年古邑,气象一新。处川东膏腴之地,据巴蜀陆路要津。东接夔巫,所控荆楚以远;西连成渝,以开天府之门。北望剑阁,南走涪黔,龙盘虎踞,兵家必争。扼四山拱护之势,拥九龙捧珠之城。六水外流,居高临下,岁丰物阜,四季分明。三山五岭,铸就千秋画卷;两槽一坝,传承百代人文。范成大峰门兴慨,陆放翁蟠龙纵情,山川寄抱,诗赋传声。民以畅神为乐,俗以尚艺著称。文风之盛,莫不炫目于比邻。 于此东山之麓,城邑之南,异峰突起,望之俨然。状似飞云之马,即以石马名山。晨推红日以出岫,夕披白云而入崦。林海茫茫,后有千峰耸峙;天风浩浩,前临一马平川。纳天地阴阳之气,风华可挹;引明月高都之秀,清逸可观。朝晖夕阴,变幻万千。峰奇岩峻,饮誉于梁山八景之列;源远流长,驰名于赵宋南渡之前。 石马山公园之建也,继昔迹之遗韵,换旧景以新颜,辟林荫之步道,竖亭阁于峰峦。鸣钟古寺,传破山之衣钵;知德书院,接往圣之渊源。更有归云一楼,吸风引露,飞阁流丹。依山而建,万家灯火在望;拔地而起,九霄星辰可揽。气吞鸿蒙,巧夺天工。仰崇山而峻岭,层层叠叠;慕茂林与修竹,郁郁葱葱。静赏鸟鸣花放,坐对秋月春风,诗情画意,其乐无穷。乃一方之福地,远近之人竞相往来于其中。或寻幽以探胜,或休闲而放松,或健身以强体,或会友而邀朋。联袂携手,摩肩接踵。于是乘兴而来,拾级而上,凭栏放眼,一览苍穹。 观夫翠竹青林之间,道路纵横;蓝天白云之下,楼宇林立。百业既旺,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奔流不息。而或天朗气清,心驰目击,锦水屏山,尽收眼底。狮子崖前,翻卷稻菽千重;文峰塔顶,缭绕云霞万里。丘峦叠翠,彼伏此起。风调雨顺,生生不已。如此丰饶之地,人居之而宜然,目遇之而欣喜。由是情与景会,心旷神怡。 颂曰:悠悠青史 朗朗乾坤 石马一跃 万壑云奔 古风新貌 浑然天成 登高临远 大开胸襟 熊少华 二0一一年十二月 2.石马山公园赋作者的生平事迹 作者是熊少华。 熊少华,1962年9月生于重庆梁平,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重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国画委员会副主任、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重庆国画院艺委会委员,长江三峡书画院副院长等。书画作品曾参加《现代国际临书大展》、《第七届全国书法展》、《中韩第一届书画交流展》、《重庆--四川书家画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展》等,曾获得文化部第12届“群星奖”优秀作品奖等,著有诗词集《砚边诗草》、历史文化专著《破山禅师评传》(宗教文化出版社)、地方文史资料《西南祖庭双桂堂》(重庆出版社)、《中国当代中青年书画家精品集-熊少华卷》(重庆出版社)等,主编有《张祖翼经典藏拓系列-唐碑》等。 石马山公园赋 石马归云,卓尔不群,千年古邑,气象一新。处川东膏腴之地,据巴蜀陆路要津。东接夔巫,所控荆楚以远;西连成渝,以开天府之门。北望剑阁,南走涪黔,龙盘虎踞,兵家必争。扼四山拱护之势,拥九龙捧珠之城。六水外流,居高临下,岁丰物阜,四季分明。三山五岭,铸就千秋画卷;两槽一坝,传承百代人文。范成大峰门兴慨,陆放翁蟠龙纵情,山川寄抱,诗赋传声。民以畅神为乐,俗以尚艺著称。文风之盛,莫不炫目于比邻。 于此东山之麓,城邑之南,异峰突起,望之俨然。状似飞云之马,即以石马名山。晨推红日以出岫,夕披白云而入崦。林海茫茫,后有千峰耸峙;天风浩浩,前临一马平川。纳天地阴阳之气,风华可挹;引明月高都之秀,清逸可观。朝晖夕阴,变幻万千。峰奇岩峻,饮誉于梁山八景之列;源远流长,驰名于赵宋南渡之前。 石马山公园之建也,继昔迹之遗韵,换旧景以新颜,辟林荫之步道,竖亭阁于峰峦。鸣钟古寺,传破山之衣钵;知德书院,接往圣之渊源。更有归云一楼,吸风引露,飞阁流丹。依山而建,万家灯火在望;拔地而起,九霄星辰可揽。气吞鸿蒙,巧夺天工。仰崇山而峻岭,层层叠叠;慕茂林与修竹,郁郁葱葱。静赏鸟鸣花放,坐对秋月春风,诗情画意,其乐无穷。乃一方之福地,远近之人竞相往来于其中。或寻幽以探胜,或休闲而放松,或健身以强体,或会友而邀朋。联袂携手,摩肩接踵。于是乘兴而来,拾级而上,凭栏放眼,一览苍穹。 观夫翠竹青林之间,道路纵横;蓝天白云之下,楼宇林立。百业既旺,商贾云集,车水马龙,奔流不息。而或天朗气清,心驰目击,锦水屏山,尽收眼底。狮子崖前,翻卷稻菽千重;文峰塔顶,缭绕云霞万里。丘峦叠翠,彼伏此起。风调雨顺,生生不已。如此丰饶之地,人居之而宜然,目遇之而欣喜。由是情与景会,心旷神怡。 熊少华 二0一一年十二月 3.关于公园的诗句 1.唐诗 王维 春园即事 宿雨乘轻屐,春寒著弊袍。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 还持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薛能 题于公花园 含桃庄主后园深,繁实初成静扫阴。 若使明年花可待,应须恼破事花心。 吴融 秋园 始怜春草细霏霏,不觉秋来绿渐稀。 惆怅撷芳人散尽,满园烟露蝶高飞。 2.现代诗 蒋峰 花园 花园在默默地燃烧。 蓓蕾在绿叶中 就象车灯在黑夜中, 崇尚忍受,不出声响。 花园的鸟兽,幼虫 陶醉在窒息中。 自然的呼啸,飞机的翅膀 什么时候听不到了? 不知不觉移来雨—— 湿泥敲在院墙上。 枝摧叶折,墙倒塌。 草木奔向了季节,象人体。 古马 花园的墙 蝙蝠乱飞的黄昏 我秉承花园里一棵古树的旨意 把那个因怀孕而被处死的年轻姑娘的尸体 不从大门,从花园的墙上凿开的一个洞中 运往外面的黑夜 丁香花的芳香一阵阵飘向洞外 仿佛春天给死亡的陪嫁 3.外国 古老的花园 ---------希梅内斯 我站在古老花园的铁栅栏前 探出身子四望; 周围的一切都仿佛沉浸在 怀念故乡的睡梦中。 在浓密的树丛上边, 在午后明净的蓝天, 正抖动和闪耀着 宝石般的光辉。 远处一片阴森森, 从那里缓缓地传来 叹息似的流水的回声, 水流声声恰如声声亲吻。 我的目光像做梦一样迷失在 那早已没有了花瓣的 凋谢的花朵, 带着一片灰暗的绿叶, 在清凉而颤动的空气中 转着圈,跌落在地上。 ……枝叶不停地摇撼, 我不知什么神秘的力量在作乱“ 从背阴的密林间, 好似飘来一团香云, 摹地伸出一枝神奇的玫瑰花, 她那极其柔软的身段, 久久地、孤零零地袒露在 轻薄飘洒的面纱后边。 她的双目紧盯着我的眼睛. 旋即又在雾气中遁去, 黯然而忧伤地 沿着小径的去路隐退…… 从深深的浓密的小树林里, 传来单调的隐约的响声, 那是水流的回答, 一声滴答便是一个亲吻。 不远处,在洋玉兰花上面 在午后透亮的天际, 明晃晃地颤动着 一颗闪光的泪珠。 ……那花园重又隐入 悲哀的梦境, 一只高大的迷人的夜莺 正在寂静的远方哀鸣。 (望霞 译) 凡杜森花园中的秋天 --------布洛克 秋的手指 带着红意触摸过树林 启程的夏天 随着一声叹息离去 滚动的水 映照坠落的泪 山峦已没于 一面云帘后面 玫瑰的芳馨衰退 如同一支消亡之歌 我内心的耳朵在秋的悲哀中间 萦绕于遥远的告别的嗓音 法兰西花园 -----------桑戈尔 寂静的花园, 庄重的花园, 黄昏时分垂下眼睛 期待着夜晚。 劳苦,喧嚣, 都市的一切扰人的哄闹 溜过平滑的屋脊萦回于耳边, 直达忧伤的窗畔, 消失在纤小、娇嫩、沉思的树叶之间。 白人的手, 雍容的姿态, 平和的举止。 但达姆一达姆①的鼓声 穿越 群山 和 大陆, 谁能安抚我的心, 在达姆- 达姆的召唤下 跳跃, 搏动, 刺痛? (译自《未发表的诗》) 张放译 ①非洲达姆-达姆鼓,传统用于传递信息。 4.我爱石马山公园作文怎么写开头 来到公园门前,七个石绣球坐落着,旁边八条圆柱,每条柱子上勾勒着一条龙,龙是我们中国的象征,大概在守护公园吧!走进公园,花草树木显现在眼前,一股清新的芬芳扑鼻而来,怎么不让人浮想联翩这是一个绿色公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湖,湖里的鱼儿追逐嬉戏,如繁星点点。 我们买了一包鱼料,一点一滴撒下湖中,鱼儿们争先恐后地来抢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像打架一样。我们一边喂食给鱼儿,一边为强者助威。 湖并不能满足我们,我们继续向游乐场前进。“便民服务点”连绵不断,像连绵起伏的高山;照相摊的老板们热情地邀请我们照相。 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公园里的游乐场。这里有“诸葛马”、“过山车”、“海盗船”、“太空漫步”……数不胜数的娱乐项目。 其中“激流勇进”是最刺激的,“豪华大马”是最高雅的。 5.描写石的诗句 《莲石》【唐】白居易 青石一两片,白莲三四枝. 寄将东洛去,心与物相随. 石倚风前树,莲栽月下池. 遥知安置处,预想发荣时. 领郡来何远,还乡去已迟. 莫言千里别,岁晚有心期. 《望夫石》【唐】王建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 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 《望夫石》【唐】刘禹锡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幽径石》【唐】王纬 片石东溪上,阴崖剩阻修. 雨馀青石霭,岁晚绿苔幽. 从来不可转,今日为人留. 《望夫石》【宋】王安石 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 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 6.摘抄关于石的诗句15句 1.严冬的夜晚,几颗赤裸的星星可怜巴巴地挨着冻,瑟瑟发抖几乎听得见它们的牙齿冷得捉对儿厮打 的声音。 2.小星星在寒空中摇晃,仿佛冷得在颤抖。 3.清晨,大风雪停下来了,不过还得过好久才天亮。 几颗残星偷偷地睁开眼窥视那一片雪白的银白世 界。 4.空中飘雪花,一朵一朵优雅的落下,绽放出那绝世的美与温柔。 5. 白色的屋顶白色的房,白色的飞鸟飞过我的年华不留声响。 6.站在雪中接一片雪花,看它一点一点变为透明的水珠,折射出一片惨烈的白,整个世界宛如一场奢华的礼拜。 7.偶然中,她,带着雪来了,那是天女的泪花,天匠的雕屑。8.这小雪太过卑微,太过单薄,太过凑合,配不上做冬的代言。 那样的一场雪,只是一种无奈,夹在秋与冬之间的无奈,只是雪在迷茫。 9.但现在,冬的确来了,用落叶的雪花作为她唯一的妆点,让世界沉寂下来。 10.冬天,一层薄薄的白雪,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覆盖摘在这广漠的荒原上,闪着寒冷的银光。 11.初冬,像一位美丽的、高贵的、矜持的公主,舞动着她那神奇的面纱,送来阵阵凛冽的寒风。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历史文物遗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据统计,山西现有辽、金代以前的木构建筑占到全国同类建筑的,有分布于全省各地的文物古迹35001)余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19处,两千年以上的历史都城118处。近年来,山西省在盘活这些宝贵的资源,变资源为旅游产品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和影响力。但同时也日益凸显出旅游景观与文化脱节、景观文化建设远远滞后于景观设施建设的问题,重景观轻文化、有景观缺文化、好景观差文化的现象较为普遍,即使一些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观,也还处在靠有形资源作为卖点的初级阶段,远远没有形成自身的文化品牌。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是关系山西历史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相关内容作一探讨。一、加强景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是提升山西省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众所周知,当前旅游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就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山西旅游业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竞争阶段:第一阶段是项目竞争。改革开放,百业振兴。作为对传统中国人十分陌生的旅游产业也顺势而生。在这个阶段中,谁能够率先开辟出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谁就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因此,这一阶段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你无我有”。只要哪个地方能拿得出像样的旅游项目,它就有竞争力。第二阶段是广告竞争。人们开始认识到旅游是一个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于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自然或人文资源的地方纷纷将资源开发为旅游景观,没有资源的地方也想方设法开辟人造景观作为旅游之用。在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后,每个地方都有了初具规模的旅游项目。为了争夺客源,各地不惜工本造势宣传,旅游市场的竞争发展为广告竞争。这一阶段的特点也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你有我响”。大家都有几个拿得出手的旅游产品,但是哪家的广告刺激,宣传到位,它就具有更强的竞争力。第三阶段是文化竞争。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参与旅游而且见多识广的游客愈来愈多。以往单凭广告宣传的做法已经不足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旅游市场的竞争又上升到一个新阶段即文化竞争。这一阶段的特点同样可以概括为四个字:“你响我特”。景观的独特文化在旅游市场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成为决定一个地方旅游产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为在景观硬件条件基本定型的情况下,谁能够在弹性空间较大的景观文化建设方面出奇创新,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把握主动权。(二)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是防止山西旅游景观趋同化的迫切需要。旅游景观的生命力在于个性化。没有个性特征或失去个性特征的景观将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然而就山西情况看,一些旅游景观正自觉不自觉地走人趋同化甚至雷同化的误区。以民宅大院为例,仅晋中地区就有已经开放或正在开发的大院十余处。几座先行一步的大院,从宣传推介、布局陈设到经营运作几乎都一模一样,甚至每个大院都有一句共同的解说词:“皇城看故宫,民宅看x家。”这种趋同思维不仅未能扩大景观的知名度,反而让游客生出许多疑问。笔者就不止一次被外地朋友问到,你们山西这么多大院,各家都有哪些主要特色?事实上每座大院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倘若能把这些特质提炼并展示出来,将形成丰富多彩、优势互补的大院文化。目前这种只重相互模仿,不重突出特色的做法,只能使旅游景观的生路越走越窄。打造个性化旅游景观的关键不在硬要素而在软要素。所谓硬要素,就是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景观物质要件,这方面只要有实力就可以多投入多产出,你有我有全都有。所谓软要素,就是附着在景观之外,渗透于景观之中的一种氛围,一种精神,概言之就是景观文化。景观的硬件容易被“克隆”,但好的景观文化却是不可复制的。经验证明,景观之间的本质区别在文化而不在硬构件。尤其是处在同一区域同一类型的旅游景观,很难单纯依靠外部形态给人以永久印象。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既是旅游市场多样化的客观需要,也是景观群体走出趋同误区的根本出路。旅游景观要想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营造景观文化上下工夫。(三)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是保存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的迫切需要。2004年10月,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平遥古城墙突然发生大面积倒塌事故,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并由此引发对历史遗产生存状态和经营方式的反思争鸣。从景观文化角度讲,平遥古城墙的遭遇至少带给我们如下两点启示:一是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当我们将其变现为文化资本时,一定要格守适可而止的原则。如果过度开发,甚至将历史遗留当做“摇钱树”,将会过早地失去我们对子孙后代进行历史文化教育的宝贵场所。二是历史遗产也是有生命的客观存在,需要给以人性化的尊重和保护。否则,再有生命力的景观也会在滚滚红尘中毁灭或夭折。因此,加强景观文化建设本质上是营造有利于景观的生存发展环境,是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举措,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二、景观文化的基本内涵文化是一个没有统一界定的概念,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但就其本质而言,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人把人性加于自然之上,从而使自然人性化的结果。所谓景观文化,是指人们在与景观长期互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与该景观相适应的精神观念,并把这种观念具体地体现在景观建设、维护和适度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一个具体的旅游景观中,景观文化大致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景观的历史渊源。任何人文景观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时代的文化符号。一处景观常常记录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象征和代表着一种意义和价值。景观因为附着的历史人文价值而有意义,而富有生机和活力,失去历史人文价值的景观将变得毫无存在的必要。景观的历史人文价值是发展变化的,景观文化的内涵首先在于发现、保存和丰富这种意义和价值。(二)景观的代表符号。景观是某种意义和理念的载体,这种理念和意义是通过一系列外在符号表现出来的。这里所说的符号是一个广义概念,具体说就是景观的物质存在,如景观的楼台庭院、楹联铭赋、字画碑刻乃至布局陈设等等,都可看作是一个个具体符号,正是这些符号构成了景观的固态文化内涵。(三)景观的独特仪式和活动。作为旅游景观,仅有固态文化符号是远远不够的。现代游客希望在特定景观看到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独特仪式和活动。比如,在晋城皇城相府举行的皇帝人城仪式,在平遥古县衙演义的县官断案场景,还有一些旅游景观开发的民俗表演项目,都是为游客所喜闻乐见的景观活态文化内容。(四)景观团队的人文素养和行为规范。旅游景观是由具体的人群经营管理的,景观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通过景观团队的经营理念和精神风貌来体现的。俗话说,“看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人们对一个景观的认识同样如此,不仅要看该景观向社会怎样宣传、怎样承诺,更重要的是看经营景观的团队怎样去做。这就需要景观全体员工在为游客服务中体现出一定的素养和文化内涵,让社会公众从中感受到该景观的优秀文化。三、景观文化的一般要素要素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景观文化的一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有形环境。有形环境是构成景观文化的基础因素。如果没有看得见摸得到的景观实体为依托,景观文化就无从谈起。景观的有形环境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内部环境。主要是景观的建筑、文物、设施等。二是外部环境,主要是景区的外部氛围。以山西情况看,眼下绝大多数旅游景观的内部环境是说得过去的,问题是外部环境不尽人意。比如在有的景区,游客一下车就遭到各种促销者的围追堵截、死缠硬磨,使景观形象在游客心目中大打折扣。(二)符号系统。西方学者怀特指出:“‘符号’可以定义为使用者赋予意义或价值的事物。”因此,符号的应用便是文化的产生和存在。“全部文化(文明)依赖于符号。正是由于符号能力的产生和运用才使得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正是由于符号的使用才使文化有可能永存不朽。没有符号,就没有文化。”按照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把景观文化归结为由一系列符号组成的系统。具体讲又分为两个子要素:一是固定符号,即游客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和分享其价值或意义的物化标识。二是流动符号,如景观纪念品、名信片、地图册等可供游客携带的文化标识。坦率讲,山西目前还远没有形成拥有完整符号系统的旅游景观,符号要素是每一处景观都需要认真补课的项目。(三)阅听文本。作为景观文化的要素内容,阅听文本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视觉文本,二是听觉文本,三是网络文本。视觉文本包括向公众开放的景点和实物,引导游客进行游览和欣赏的方式,以及组织游客参与的各种仪式和活动。听觉文本包括解说词、现场答疑、背景声乐等。网络文本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手段,将景观信息数字化、动态化。好的阅听文本,能够反映景观全貌,帮助公众识读理解景观文化符号的意义和价值,带给游客以全方位美的享受和记忆。山西绝大多数旅游景观,目前还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阅听文本,尚处在建筑加导游的初级阅听层面,无法满足游客多元化的阅听需求,这也是我们急需弥补和完善的。(四)导游团队。“旅游旅游全靠导游。”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导游在景观文化传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事实上,导游是景观的灵魂,有什么样的导游就会把什么样的景观文化带给公众。前不久,笔者去拥有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桂冠的五夷山参观考察,景区的九曲溪竹排导游给大家留下了难忘印象。在近两个小时的水上游览过程中,导游逢景必讲,每问必答,而且将每处景点的意义和价值与当今社会生活相联系,妙趣横生,回味无穷。据了解,五夷山风景区为了将竹排游这一黄金项目做大做强,专门举办旅游专业班,从毕业生中挑选年轻力壮而又善于表达的男女青年担任排工兼导游,通过他们的沿途解说扩大景区的知名度。“五夷奇秀甲东南”固然是大自然的造化,但也是与景区有一支高素质的导游队伍分不开的。事实说明,导游团队是景观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五)人文关怀。旅游景观是特殊的人文活动场所,人文关怀在景观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旅游景观的人文关怀具体说就是八个字:安全、便利、诚信、兼顾。所谓安全就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强化游客的安全意识,同时做好公共危机的处置预案。所谓便利就是要在景观游戏规则和服务设施上,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所谓诚信就是要千方百计兑现承诺,尽最大努力满足游客方方面面的正当需求。所谓兼顾就是对待贵宾和群众、团体和散客要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四、加强景观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认识景观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基本内涵,目的是要解决如何加强旅游景观文化建设的问题。就山西而言,当前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树立景观文化意识。旅游产业也是文化生产力,这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目前,许多地方尝到了发展旅游经济的甜头,舍得在旅游景观建设上花工夫、下本钱,但还没有对旅游景观文化建设问题引起应有重视。殊不知,旅游产品经济价值的主要部分不在于物质性价值,而在于文化审美价值。不重视景观文化的开发利用,就不能产生持久的旅游资本,在这方面山西一些地方是有深刻教训的。如果真正重视旅游经济,就必须在思想上牢固树立景观文化意识,在具体工作中要像重视景观建设那样重视景观文化建设,做到景观建设与文化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第二,开展景观文化研究。景观文化建设涉及多个学科内容,需要一定的学术理论依据和支撑。目前,山西从事旅游景区规划、开发的单位很多,但还没有专门从事景观文化研究的机构。有关部门应将旅游景观文化项目列人课题规划,整合力量,搭建平台,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可以考虑先从全省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景观进行深人细致的调查,从个案人手,诊断景观文化缺陷,丰富景观文化内涵,进而提升整个旅游景观的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第三,制定景观文化政策。景观文化建设离不开政策引导。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全省旅游景观文化发展纲要,统一景观文化建设的规范要求,制定相应的考评指标体系和奖罚措施。通过总结经验,选树样板,营造景观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用优秀景观文化全面塑造山西旅游景观的崭新形象。总之,加强旅游景观文化建设是一篇事关山西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大文章,也是文化强省的一个重要方面。当前山西在利用独特的历史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强省战略和文化产业方面做的有声有色、可圈可点,加强旅游景观文化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笔者就此问题抛砖引玉,以期引起更加广泛的关注和更为深人的讨论。5A级景区: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三大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明的艺术宝库。因石窟建在武周山麓,而其最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为云冈石窟。现存洞窟53个,石雕造像5万1千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武周山南崖,东西伸展一公里,云冈石窟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这里石佛聚会,石人、石马、石刻,浮雕群集,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雕群之一。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53年(北魏兴安二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部分完成于公元495年,历时40余年,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时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四万余人,连当时的狮子国(斯里兰卡)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艺术创作。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地区的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县、定襄县,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4A级景区乔家大院地处美丽而富饶的山西晋中盆地,位于祁县城东北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距省会太原50公里,与祁县著名的中华周易宫、延寿寺、九沟风景区、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长裕川等景点形成一日游格局。晋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武王次子、晋国开国侯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黄河壶口瀑布 位于吉县城西45公里、距临汾市165公里处的晋陕峡谷黄河河床中,为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此地两岸夹山,河底石岩上冲刷成一巨沟,宽达30米,深约50米,滚滚黄水奔流至此,倒悬倾注,若奔马直入河沟,波浪翻滚,惊涛怒吼,震声数里可闻。其形如巨壶沸腾,故名。黄河浪涛激起一团团雾烟云随着水雾的升高,烟云由黄变灰、由灰变蓝,景色奇丽,有“水底生烟”之说。壶口瀑布不仅有“水底冒烟”,“彩桥通天”奇景,更有“旱地行船”之说。上游船只到此,必须离水登陆,经人抬或车运绕过壶口(即所谓“旱地行船”)方可入水续航,千百年来,概莫能变。普救寺 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县境内的峨眉塬头。南向紧邻古蒲州城址,东连西厢村。寺址高耸,松柏满垣,西临黄河湾,水势汹涌澎湃;东近中条山,犹如屏障峙立,视线广阔而开朗。塬头之下一条宽阔的坡底长街,是当年通向长安的古驿道。这里是我国历史名剧《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寺内有座方形砖塔,原名舍利塔,俗称莺莺塔。这座塔同北京天坛的回音壁、河南宝轮寺塔、四川潼南县大佛寺内的“石琴”,并称为我国现存的四大回音建筑;和缅甸掸邦的摇头塔、匈牙利索尔诺克的音乐塔、摩洛哥马拉克斯的香塔、法国巴黎的钟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并称为世界六大奇塔。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是中国清朝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的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光禄大夫陈廷敬的故居,位山西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枕山临水、城墙雄伟、雉堞林立,房屋则朴实典雅、错落有致,是一座别具特色的城堡式建筑群。灵石王家大院旅游景区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城东 12 公里处的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35 公里、介休绵山 4 公里、十八罗汉头像海外回归故里资寿寺 2 公里,是山西省近年来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为优势,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同蒲铁路、 108 国道纵贯县境,新开通的大运高速公路灵石出口距王家大院 2 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介休市绵山风景名胜区 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属太岳山脉,居介休、灵石、沁源三县交界处,绵延50余公里,海拔2O72米。绵山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浑源恒山旅游区 恒山别名常山,位于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62公里。与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称五岳,扬名国内外。平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 平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是一家佛教艺术馆。位于山西省平遥县西南桥头村北侧双林寺。双林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在此建立彩塑艺术馆。解州关帝庙旅游区 解州古称解梁,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运城市西南15公里的解州镇,镇西有全国现存最大的关帝庙,俗称解州关帝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平遥县衙博物馆 位于平遥古城西南部,面南背北,占地约两万六千平方米。县衙分左中右三路,中轴线上从南向北依次为衙门、仪门、牌坊、大堂、宅门、二堂、内宅等,并向外一直延伸到南横街上。现在县衙的大堂等建筑正在复修中,我们所能看到的仅为二堂、内宅及二堂右侧的耳房等,这些院落仍基本保存了明清衙门的特征,气势庄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 洪洞县城北面贾村西侧,明时有广济寺,寺的左旁有一株汉代种植的大槐树,枝繁叶茂,树身数围高大数丈,荫遮数亩苍劲挺拔。大运路纵衷穿其东,交通十分方便。明朝政府屡迁山西之民于外地,而迁民追多的洪洞与附近地区的移民就在这里集中出走。被迁的移民起程时恋恋不舍,频频回首,古大槐树便成了当时移民门离别时记忆最深的标志。时至今日,在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依然广泛流传着两句民谚:“问我家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汉代古槐,早已不存在了,第二代古槐也干枯了,第三代古槐正在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如同当年的汉代古槐一样挺拔。为了纪念古槐,1911年在汉代古槐处建立了一座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别有风格的碑亭。中国票号博物馆 中国第一家票号 ——日升昌,座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整座旧址占地2324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余秋雨《抱愧山西》)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芮城县永乐宫旅游区 山西芮城的永乐宫是一座道教宫观,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宫址原在芮城西向20公里的永乐镇上,这里据(道藏)中有关典籍和宫内碑文记载,是道教“八仙” 之一吕洞宾的诞生地。吕氏死后,乡人将他的故居改为“吕公祠”。金末,吕洞宾的故事越传越远,奉祀的人逐渐增多,祠堂便扩充成道观,后在蒙古太宗三年(1231)被火烧毁。现在的永乐宫是元代修成的。当时全真教领袖邱处机很受朝廷宠信,这一教派又奉吕洞宾为祖师,于是皇帝下令把观升级为宫。并派河东南北两路道教提点潘德冲主持营建此宫,用十五年时间,于中统三年(1262)完成主体建筑,到至正十八年(1358)才完成壁画,施工期前后110多年,几乎与元朝共始终。明清虽小有修葺,但基本上保存了元代的原貌。解放后,因永乐宫旧址在三门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于是从1959年开始,化了七年功夫,将全部建筑和壁画迁到新址复原保存。平遥文庙学宫博物馆 平遥文庙乃中国六最。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庙;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文庙建筑群;中国最大的孔子及儒学先贤塑像群;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中国科举史展;中国惟一的专业性摄影博物馆。